吉林省乳业发展情况
孟宪平编辑整理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处于“世界黄金奶牛带”,畜牧业发达,发展乳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乳业发展不仅是吉林省畜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与全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对优化全省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能提升乳制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吉林省乳业发展现状
1、全省奶牛年末存栏数量
吉林省奶牛养殖业起步晚,但发展较快。2015年吉林省奶牛年末存栏量为26.2万头; 1978 年奶牛的存栏量仅为 1.8万头; 1998 年存栏量已经增加到6.9万头,以后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008 年为最高值达 27.5万头; 吉林省奶牛的品种主要是荷斯坦奶牛和改良牛,分布在长春、吉林、四平、松原和白城等地,这几个地区占吉林省奶牛存栏总数的 90% 以上,是吉林省奶源的主要基地。
2、全省原乳总产量
近年来,吉林省原乳产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原乳总产量已经由 2002 年的 18.9万吨 增加到 2015年的52.3万吨。吉林省原乳构成中以牛奶为主要成分,据统计,全省牛奶占原乳总产量的97% 以上。因此,牛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发展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省乳业发展水平。
3、全省乳业规模
从规模上看,目前全省登记注册以及在建的乳制品企业有17 家,只有 2 家企业日加工乳制品的能力达 100 吨以上,其余乳制品企业日加工能力也只有15—50吨左右,他们都属于中小型企业。此外,吉林省大部分乳制品企业不仅规模小、品牌杂,而且层次低、布局散、企业间产品结构差异化程度较低。据统计,2015年吉林省乳制品产量为17.6万吨,其中液体乳为 14.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不足1%。
二、吉林省乳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养殖模式单一落后
目前,吉林省奶牛饲养仍以农户散养模式为主,主要粗饲料为玉米秸秆,精饲料则以农副产品为主,这大大地影响奶牛营养的摄入; 挤奶方式多为手工挤奶,容易造成奶源的细菌超标。农户散养模式使奶牛养殖存在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和疫病防治力度不够等诸多弊端,导致奶牛品种严重退化。此外,由于散养模式落后使得许多企业的生鲜乳品质达不到企业检测的标准,如抗生素残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生鲜乳和乳制品质量水平的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了奶农的收益,却进一步提高了损失和风险,难以适应当前乳制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严重阻碍了吉林省各地区乳业的进一步发展。
2、布局不合理,企业内耗大
长期以来,吉林省各地方政府过度追求GDP增长,盲目追求产业增长和扩张,导致吉林省一个区域内存在多家乳品加工企业,企业加工能力大大超过了乳产量,产能严重过剩。在经营过程中,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企业盲目抢占奶站,却忽视培育自己的奶源基地,很多时候一个村子里竟然有3—4个归属不同企业的奶站,造成管理混乱,市场无序竞争。
3、原料乳质量较差
养殖规模较小、管理水平低、疾病防治不到位等使得吉林地区原乳质量参差不齐,使奶牛养殖效益和乳品档次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本地区居民对乳制品的购买欲望和消费数量———消费其乳制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居民 的健康指数。据调查,当前吉林省各地区原乳质 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类抗生素残留问题较严重; 其次是生产者过分追求原乳质量而导致的添加剂超标; 再次,由于落后的手工挤奶而导致的污染问题较严重。此外,由于生鲜乳贮存方法不当而导致的营养水平降低问题也同样存在。
4、环境污染治理不到位
随着全国乳业的发展,吉林省奶牛养殖规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许多集约化奶牛养殖场在建设规划中缺少相应的环保设施,高密度、大规模的奶牛饲养导致大量排泄物迅速集中,堆积如山的粪便、污水横流和臭气熏天的状况随处可见,若不及时处理将成为本地区的巨大污染源; 另外,散养户的牛舍建造数量不一、规格不标准、条件简陋,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粪污处理设施,奶牛排出的大量粪便和牛场产生的污水污物随意排放,对周围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三、吉林省乳业发展对策分析
1、鼓励支持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养殖
当务之急,吉林省应继续鼓励、支持建设规模化 的奶牛养殖小区及牧场,支持奶牛主产区加快现有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和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强化奶源建设,从源头保障奶农利益和奶源质量。在规模化基础上实行科学化、标准化饲养,改善奶牛养殖、防疫、挤奶、粪污处理等条件,提高饲养水平和生鲜乳质量。依靠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奶牛品质,采用先进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同时要大力发展以奶农为基础、养殖基地为依托、乳制品生产企业为龙头的乳业产业化经营方式。此外,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通过增加投入,大力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饲草收贮加工、粪污处理和挤奶机械购置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奶牛养殖向规模化、科技化转变; 政府畜牧部门和乳品企业、饲料加工企业要进一步扶持奶农专业合作组织,为奶农提供生鲜乳生产、收购专职人员培训、疫病防治、良种繁育等技术服务,提高奶农科学养殖技术,加强奶牛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
2、加强乳业生产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
目前,吉林省首要任务是重点培训相关的养殖人 员尤其是技术人员,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养殖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具体的做法是组织奶牛养殖场、规模养殖户的相关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奶牛养殖标准化技术、奶牛规模养殖管理技术等方面知识培训和现场指导,进而提高养殖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3、完善政策,健全支撑体系
健全吉林省乳业产业链的支撑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一套符合吉林省乳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二是整理已有的技术标准,并不断健全和更新,形成符合吉林省现代乳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 三是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加强乳业技术推广工作,健全乳业教育培训,做好奶牛保险等现代化乳业服务体系的工作。四是健全乳业产业链补贴和扶持体系。 要建立和健全优良后备母牛的补贴制度,对参加保险的奶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对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 农机具也要有相应的补贴。五是乳业技术研发体系。 要做好良种繁育、产品检测、疫病控制、质量追溯等工作。总之,要想尽快发展吉林省现代乳业,就必须健全产业链支撑体系,科学的全产业链支撑体系是现代 乳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4、理顺管理体制
吉林省各地区应该积极学习乳业发展先进地区 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政府应该宏观指导、政策调整、协调配合、检查监督。各级政府首先应成立专门的乳业发展领导组织,最好由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龙 头企业法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还应该下设综合乳业办公室进行组织规划,对于县、乡级政府或镇级政府也要及时配齐专业设备,尤其是专业人员,切实做到真抓实干。在今后的乳品项目建设和奶源基地 建设上,要充分发挥乳业办的作用,由乳业办统一规划、布局、协调管理,最终达到合理配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