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农村固定观察>2017年农村固定观察
扶余市弓棚子镇三横道村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报告
     
时间: 2017-09-27 10:46:00 来源:

扶余市弓棚子镇三横道村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一)自然情况

扶余市弓棚子镇三横道村,地处弓棚子镇东北4千米,全村由3个自然屯组成,辖5个村民小组,农户数553,常住人口2037,劳动力921个,外出务工人数300人,耕地面积795公顷,其中家庭承包耕地765公顷,机动地30公顷。人均耕地0.36公顷,村经济总收入19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30元,村党支部1个,党员人36人,图书活动室1个。

(二)经济发展数据分析

1、农民收入情况

扶余市位于吉林省的中部北面边界,地理上属于松嫩平原地区,主要种植品种为玉米,由于松花江流经本市,在沿江的一些乡镇土地沙化严重,适合种植花生,所以花生也是扶余市另一重要种植品种。

三横道村的土地大部分为沙土地,主要种植品种就是花生,2016年种植花生10公顷以上的有30多户,相对于种植玉米来说,种植花生的每公顷收益要大于玉米。但是2016年,受干旱减产与作物价格走低的影响,种植玉米和花生收益都不是很好,种植花生每公顷土地只产花生2500-3500千克,每公顷比上年减产500千克,每公顷投入约6500元(包括农膜、种子、化肥、农药、农机费用等),花生价格为每千克6.2-8元,比上年同期降低2.8元/千克,扣除投入,每公顷土地大约可实现纯收入15000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减少10000元,如果是流转的土地,扣除流转费用110000元,每公顷收益只有4000元,有的农户产量低,出售时的价格也低,种植花生基本没有收益;种植玉米的产量约为10000千克/公顷,投入约5500元,2016年玉米出售价格每千克约为1.10元,玉米生产者补贴4506元/公顷,扣除投入,每公顷收益约为5500元。如果是流转的土地,流转费用约8000/公顷,流转种植玉米的农户是没有什么收益的,减少的农户则赔了本。

种粮大户翟德龙,多年来承包土地,2015年种地60公顷,纯收入达到40万元左右;2016年,他种植了60多公顷玉米,由于玉米价格偏低,但是得到了玉米生产者补贴4506元/公顷,所以收益也达到20万元,但是相比上年还是降低了50%。

村民耿海利用当地种植花生的优势,做花生收购生意,多年来收购转卖花生,现在已经成为村中有名的富户。2016年由于花生价格不稳定,最高8元/千克,最低6元/千克,所以收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三横道村养殖户4个,其中养牛户3个,养殖规模60多头;养羊户1个,养殖规模200多只,因为达到了规模养殖厂的要求,2016年养羊户得到了畜牧局的财政补贴。

总体来看,2016年农民收入不稳定,特别是种植大户,收益特别低,所以,改变种植单一品种和传统的种植方式的已成必然;

2、劳动力情况

    2016年全村共有劳动力921个,其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145人;不识字的27人,占总劳动力的2.9%,小学文化程度341人,占总劳动力的37.0%,初中文化程度504人,占总劳动力的54.7%,高中文化程度34人,占总劳动力的3.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5人,占总劳动力的1.7%。因为该村临近弓棚子镇,镇上的工业园区板厂常年有雇工需求,部分村民常年或在农闲后到板厂打工,每年每人打工收入可达3-4万元。有些长期打工的农民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于这些家庭打收入工已经成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3、土地确权和流转情况

2016年,全市全面铺开了土地确权工作,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与测绘公司于5月份进入该村,开始了调查入户,测绘土地,到年末,全面完成了测量、公示工作。

全村耕地面积795公顷,农户553户,2016年发生流转42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52.9%,涉及农户237户,占总农户数的42.8%,由于种地收益逐年降低,2017年,农民种植积极性并不高,大部分农户都产生了将土地流转出去的意愿,流转价格5500-8000元/公顷,比上年同期减少3000元左右。

4、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11至2013年期间,村里修水泥路9公里,总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大部分是政府补贴,另有一部分是个人捐赠的。2011年还在村里安装了90盏路灯,除了村上投入10000元外,其余都是政府补贴的。2016年,由信佛人捐红砖,修路4公里。村上共有抗旱井20多眼,但是,2016年旱情发生时,还是不能完全解决旱情。

        5、村级生活水平状况

纵观三横道村的经济发展,相比几年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村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民有480户有小型拖拉机,有20户有了汽车,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普及率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现在农村通讯事业发展很快,该村手机使用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每户单位计算),另外约有26%农户家庭安装了电脑,有线电视的普及率达到100%

   (三)社会发展情况

    村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干部5人,培养发展党员36人;全村553户全部饮用了安全卫生水;适龄儿童全部进入镇幼儿园,中小学生也没有辍学现象;村上有定点诊所1个;五保户21户,优抚对象12人,全部享受待遇。贫困户55个,176人,也全部得到了帮扶救济;村民基本上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还有大部分参加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村上建有一个图书室,一个活动广场,但是相对而言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村治保主任1个,维护本村治安,2016年全村治安状况良好。

二、阻碍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产业结构单一

由于三横道村土地沙化严重,主要种植品种就是花生,没有特色产业,花生也只种植了产量高的白沙,极少种植特 色品种“四粒红花生”。这就形成了种植结构单一,种植品种少,生产方式简单,盲从性大等问题;

(二)农业改革的影响

农业供给侧改革、玉米价取消临储及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都给农民带来了许多困惑,2017年是否种地,种植什么,流转的价格应该是多少,这些困惑,迟迟得不到答案。目前有可能会出现土地50%以上土地的流转,但流转后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是个难题。

  (三)涉农政策宣传不到位

  通过走访座谈,农民普遍反映不是很了解当前的涉农政策,有的只是道听途说,政府相关部门虽然按上级要求逐级部署了工作,甚至有的也进行了电视网络宣传,但政策宣传力度依然不够,农民不掌握政策,便无法享受政策的支持;

   (四)组织化程度低

  一家一户的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使农民无法投入过多的资金,而且农民生产成本过大,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总是跟不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速度,导致种植业利润微薄,影响了农户自身对农业的投资能力。同时农民无法及时、准确地捕捉把握市场信息,农产品流通环节不畅,流通成本加大,影响了农民增收

(五)缺乏示范带动

  三横道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少,只有在少数的种植大户,缺少大规模种植的机械、技术和资金,致使规模经营与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六)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村道路基本修建完成,但缺少抗旱井,2016年春旱,现有的抗旱井水源不充足,严重影响了春季播种;    

(七)村环境治理难

    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在村委会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村里没有清理的铲车,农村的垃圾、冬季积雪不能及时清除,特别是雪大的时候,清理积雪雇车雇工的费用很难承受;

(八)文化活动少

村里有个10平的图书室,小型的广场上只有1个蓝球场地,农民农闲时聚在一起玩玩牌,聊聊天,没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七)融资难题。

扩大规模,必然涉及到资金融入,种植业的现状,作物价格走低而且不稳定,使得金融机构不愿为他们提供资金,所以,当前新型经营主体想实现规模经营融资便是最大的难题。

促进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挖掘本地特色产业,调整种植结构。

    扶余市重点打造四粒红花生品牌,四粒红花生是扶余的一张名片,三横道村应挖掘本村土质特点,学习三井子镇泰安村“四粒红花生”示范基地的技术,提纯扶壮,改善土壤,提高产品质量本村其他作物地块,可以就近学习本镇其他村民的黑糯玉米、月苋草、红树莓的种植技术,通过调整结构,增加收入;

(二)加强农业技能培训,拓展外出务工渠道。

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民生工程,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农业局组织的冬春农民科技培训,及各相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积极利用弓棚子镇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的渠道,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就近务工;

 (三)整合政策,加强宣传。

涉农惠农政策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好的利用相关政策,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当前各级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要调动所有部门,把每个部门的涉农惠农政策整合上来,订制成册,宣传到户;

    (四)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要挖掘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特色品牌。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基地建设;二是做好龙头企业、种粮大户、致富能手、村社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服务和经营水平,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通过种粮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拉动,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向具有较高种养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经营如华盛公司,他们的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欧洲一些国家,质量好,价格高,带动了当地的种植户种植“四粒红花生”。

(五)规范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当前农业的新形势,促进了农村的土地流转的进程,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引导,规范土地流转手续,更好地保护双方的利益,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向流转,形成规模经营,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着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17准备向政府提出申请,请求市水利局帮扶,打抗旱井。

(七)加强环境治理和村文化生活。

在关注农民增收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村级环境治理和村民文化生活,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切实帮助观察点村解决实际困难。

 

 

 

                                                                                                                                 于国凤    扶余市农经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 发展研究中心陈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主办: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5号
电话:0431-88906681 邮编:130051